城市水环境治理面临五大挑战!

2021-11-22 10:59:14   文章来源:本站   人气:1278

苏州作为历史悠久的水乡,苏州的水问题可以说是所有水问题的缩影。苏州市水务局一级调研员夏坚指出,在当今发展阶段下,城市水环境治理面临五大挑战:


515a2911f552eb6d.jpg



1

更优质、更健康的饮用水需求(近自然)。


如今因为水源水质受环境的影响,发生了很多我们不希望看见的现象,为了保障供水水质达标,一些自来水厂可能变成了“化工厂”,加了很多药,最后出来的饮用水不再是自然的。但最优质的自来水应该是十分接近自然状态的水。因此如何高品质、健康地实现公共的饮水供给?这是一个重大挑战,这和水环境的治理是十分密切相关的。


2

更优良、更美观的水环境需求(更自然)。


夏坚说,现在水环境治理中,可能明显能感觉到,水看上去没有以前那么自然,水体发浑、透明度差。这是因为现在还没有治理到更自然的状态,甚至有的地方为了临时解决一些突出的问题,进行了一些人工干预的治理,最后出来的水是“十分绿、十分蓝”,而这是非自然状态的。


3

更全面、更节省的污水治理系统。


如今因为水源水质受环境的影响,发生了很多我们不希望看见的现象,为了保障供水水质达标,一些自来水厂可能变成了“化工厂”,加了很多药,最后出来的饮用水不再是自然的。但最优质的自来水应该是十分接近自然状态的水。因此如何高品质、健康地实现公共的饮水供给?这是一个重大挑战,这和水环境的治理是十分密切相关的。


4

更可靠、更韧性的防洪除涝系统。


夏坚说,城市防洪排涝系统建设是按照国家与地方相应标准实施的,但现在极端天气不断增多,经常出现“超标天气”,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守住城市安全底线,是城市水环境治理面临的一大挑战。


夏坚总结,目前苏州水环境治理已经由2.0时代进入3.0时代。所谓3.0时代,就是指继最初以解决水体黑臭为主和2.0阶段提升水质为主之后的,以“提高颜值”为主要目标的时代。水环境要治理追求的不仅是实验室测出达到了II类水、III类水标准,更要让人民一眼看上去就能感知到是II类水、III类水的水平。


夏坚举例,苏州市委市政府办公区两边的河道,现在水质已经治理得很好,大部分时间测试已经达到III类水标准,偶尔测出是IV类水,但问题是没人认可,因为水看上去发浑,透明度不高。目前水务部门正聚焦于如何解决这条水体的感知问题。


夏坚说,过去提到水环境,往往就狭隘理解为是测出来的水质,然而经过多年治理,夏坚认为,水环境治理不能狭隘地限定到几个常态化水质指标,而要包括滨水环境、生境、生态等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很多河道在受到人工干预了以后,水会很清,但是不长草。夏坚表示,他给相关的方案制定单位提过一个要求,可以种草,但是草覆盖率不能太高,草也不能长到覆盖水面,因为这给人的观感不好。



src=http___pic44.nipic.com_20140729_198921_112217199000_2.jpg&refer=http___pic44.nipic.jpg


水环境是由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综合体。

夏坚罗列了苏州市水环境治理过程中主抓的九方面工作:

1

加强蓝色空间的管理,严格管控水域和湿地面积。



夏坚表示,目前城市水环境恶化的一条重要原因,是城市蓝色空间的减少,即城市水面率降低、湿地减少、河道联通性变差等现象。在城市水环境治理中需要严格管控水域和湿地面积,保证城市蓝色空间。另一方面,夏坚也提到,在准备改变长期自然形成的城市水环境时,要持审慎态度,在筹划阶段就尽量想清楚改动之后会引发的后果,做到顺其自然,道法自然,避免贸然大动干戈,这也是低碳的体现。


2

加大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的力度。


夏坚说,苏州的目标是到2020年生活污水处理率城市达到99%,开发区100%,镇和街道98%,农村93%,其中太湖和阳澄湖一级保护区100%。着力解决污水处理量和用水量不匹配的问题,对污水管道在解决有没有的基础上,关注管道好不好的问题,开展排水管网的检查和修复。


3

实施畅流工程,改善引排条件。


夏坚解释道,引排并不是引清冲污,而是解决城市水体流动性差的问题,实施水系调整,理顺河道纲目,拓浚通江外排河道,拆除河道阻水堤坝,打通断头浜,拓宽束窄段,整治骨干河道,改造排涝泵站恢复圩区生态流量和流速。只有让水流动起来,才能促进水体自净能力提升,没有流动的水体就没有自净能力。


夏坚说,以前总是强调水资源 ,其实还有另一个概念:水动力资源。例如苏州主要的陆地径流来源就是太湖发洪水之后依托高度差形成的,但现在太湖洪水不再走原来的泄洪河道,导致苏州许多河道的水动力资源没有了,因而流动性差,这是苏州水治理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


夏坚表示,当前,因为水体自身质量恶化,污水处理厂处理标准不断提高,但和改善水体自身流动性、自净能力、承载力相比,后者其实是较为低碳的改善水环境质量的方式。


4

水资源要科学调度,激活水体。



也就是从长江、太湖等高水位区引水,在城镇等滞缓区采用机械提水方式改善水体流态。

5

降低水利工程阻水滞水和阻隔水土交换界面的负面影响。


在新改建河口水利工程时,保持与河宽适当的通道,非主要引排河道采用生态型护岸,增大水土交换和接触面。


6

开展生态清淤,减少内源污染物质。


即对湖泊污染底泥和河道淤泥实施生态清淤,彻底清除污染底泥。夏坚说,目前除了彻底干河清淤外,许多清淤方法是不能彻底清除淤泥的,例如抓斗抓泥,抓斗一方面抓不走表层浮泥,另一方面不能彻底抓走污染底泥。并且与底层淤泥相比,表层浮泥更容易析出污染物。


针对社会上一些认为干河清淤违背科学、有人认为影响微生物环境的言论,夏坚表示,苏州水环境治理实践经验证明,干河清淤过的河道,水质普遍改善,水草长势均比干河清淤前更好。


7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实施区域用水总量、纳污总量和用水效率三条红线控制。夏坚表示,经过数十年发展,城市用水量大大增加,对城市水环境形成了巨大压力。过去一户人家平均约四口人,一天用自来水约50升,再配上河水和井水等,而现在生活用水平均每人每天要140升左右,也就是说现在一个人的用水量就超过以前四口之家用水量的3倍,此外,工业用水增长就更多,而农业用水大大减少了。太湖蓝藻问题,和太湖周围大规模建设住宅楼就有紧密的关系。因此控制用水规模是未来几年中低碳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8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对水面、湿地、水稻田实施严格的保护,禁止占用水面和破坏湿地,稳定水稻种植面积,在河道整治时保留原状弯道和河湾,利用丰富湖泊资源建设清水涵养区,使水体得到休养生息。夏坚表示,水稻田相当于人工湿地,下雨之后可以起缓冲作用,过去苏州高峰时有460万亩水稻田,而现在只有近100万亩,仅余不到四分之一,因此苏州市目前采用财政补贴手段,保持水稻种植面积。


夏坚说,过去经常有一些观点认为水稻是水污染重要来源,但苏州治理水环境过程中,通过请河海大学专家进行一个生产周期水稻面源污染监测发现,除个别时期对水环境有污染外,水稻种植大部分阶段中对水体污染可以忽略。当下,水稻种植产生水体污染的时期主要集中在机械插秧时期,因为机械插秧与人工插秧不同,需要放空田中存水(干插),此时会对水体有所污染,水稻种植其余阶段对水体几乎不产生污染。




9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总量节约:产污用水总量控制,开展节水减排工作,节约水资源,减少污水排放。万元GDP用水量为24.8m³,万元工业增加产值用水量为11.2m³。结构节约:降低优质水资源消耗,禁止市政用水和绿化用水使用自来水。



src=http___p4.itc.cn_q_70_images03_20211108_2175bf068e3b464fb97a1711c8516da8.png&refer=http___p4.itc.jpg

管理城市水环境要处理好六大关系

夏坚总结,通过治理苏州水环境的实践,他认为,城市水环境管理要处理好六大关系:


1、开发和保护的关系。


应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形成合理的蓝、绿、灰空间布局,保护好调蓄空间、布局好渗透空间、规划好水系空间、控制好水域邻近天际线空间、调节好水岸蓝绿融合空间和市民公共活动空间。

城市上游维持清水区,城市下游要有缓冲区。

统筹布局污水、污泥、淤泥等城市废弃物处置地块,降低环保设施的社会管理风险。


2、自保和互保的关系。

夏坚表示,现在污水处理普遍是一个厂、一个片区、一套管网,互相没有联系,所有污水都寄望于终端解决,怎样让排水系统实现互相保障,是规划思路、管理思路下一步需要注意的方向。

排水系统可以规划建设行政区和服务区之间的互通管道,可降低设计冗余,减少投资,提高独立供排水系统的保障能力和保障水平。

互通管路必须规划为各自的主管道,并设立加压互通管路和电动远程控制阀门,必要时增设调蓄池。


3、处理能力和调蓄能力的关系。


丰水地区雨期污水量超过污水厂设计能力是很多城市面临的现实问题,可在污水主管网设立分散式调蓄池暂存雨时超量污水,在雨水管网设立初雨收集和调蓄池暂存雨水,雨后调度进厂处理,不应把所有的处理能力都放在终端。


4、水资源和水动力资源的关系。

夏坚表示,水动力资源长期被忽视,我们既要保护好水资源,也要保护好水动力资源。

洪水资源化利用。

平原河网区湖泊高水位水动力资源的利用。


5、管道和河道的关系。

夏坚表示,治理水环境不能只盯着管道,由于管网并非完全密闭,存在破损,因而苏州城河道水位一提高,苏州排水管网里水量也会增加,污水处理厂处理水量因而增多,河道水位和污水处理量存在关联性。

网密度与雨水管道口径、坡降有密切关系。

污水管道运行液位与河道水位有密切关系,与污水外溢和外水入管有密切关系。

污水管网用材和设计施工水平与管网运行质量有密切关系。


6、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的关系。

夏坚指出,工程措施和管理措施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工程施工完毕后,还需要长期有效管理,才能保证工程措施的可持续性和作用能力,二者不能有所偏废。

工程措施是基础,非工程措施是保障,没有非工程措施保障,工程措施的可持续性和作用能力的发挥都会打折扣。要注重应急能力的建设和配套,提高安全保障水平和抵御风险、应对事故能力。



夏坚表示,既然下了这么大力气治理水环境,就一定要注意突出显示度,增强人民感知,让人民直观感知到水环境的优良质量。治水成效不在污水处理厂的排口,而是在河道里。